首页 > 利社樱 > 第157章 钱多多欲帮忙

我的书架

第157章 钱多多欲帮忙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休沐结束,乔小平再次回到书塾,女子班只剩了三人,她,小兰,钱多多。
表姐没在。
钱多多虚张声势地大笑几声,“这个左慧慧,仗着自己有几分小聪明,屡屡同她较劲,现在好了,她家里不让她上了吧!”
再也没人跟她争第一了。
她高兴还来不及,才不会难过呢!
她一点都不难受。
直到辰时正,慧姐儿才姗姗来迟,两只眼睛红彤彤的,明显是哭过了。
“进来吧,下次早些,”童夫子也难得的没有惩罚,只口头告诫了一番。
钱多多连忙将放在慧姐儿桌子上的书袋拿开,不自然地瞥了她一眼。
此时,夫子刚刚检查完功课,并提问了每人的背诵情况。原来夫子为了省时间,都是每天抽三个人背诵。
现在好了,班里只有三个人,谁也别想跑。
待慧姐儿坐定,夫子开始了今日的教学。
古代没有黑板,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授书、读书和讲书三个阶段。
授书阶段,学生需要拿着书,翻到要学习的这一页,先生一一点出句读(dou)。古代点句读有专门的工具,通常小圈表示逗号,大圈表示句号。读书阶段,先生范读,学生跟着读。讲书阶段,先生要讲解,讲解简单的、学生那个年龄段可以理解的意思,就是串讲。
因为《三字经》都是三言一句,故而省略了句读环节。夫子直接进行范读,讲书。
童夫子语重心长道,“今天,是《三字经》的最后八句。其他人很可惜,没能学完,你们若是见到了她们,可以将这八句教给她们,也算是有始有终,念完了一本书。”
四人齐声道,“是!”
“人遗子,金满赢。”
“我教子,唯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夫子领读了二十来遍,见她们读的差不多了,便让大家齐声朗读三十遍,再每人领读十遍,领读顺序就按上次的小考名次,依次是慧姐儿,钱多多,乔小平,小兰。
童夫子则赶紧跑到男子班教训那边的泼猴,领着他们读,然后再趁男子班齐声朗读的功夫,小跑过来给女子班讲解刚刚所读内容的意思,讲完了让她们背诵诗句及释义,他再去男子班讲解。
每天循环往复,童夫子感觉自己的腰不疼了,脖子也不酸了,心脏都快不跳了......
他一把年纪了还要遭这个老罪,真是顶不住。
于是,他挨个学生询问,是否愿意并班。男子班那边倒是没什么意见,主要是女子班这边。
“今天回家之后,同你们家里人说,看看是否愿意同男子班并在一起。虽然并班了,但男女是分开入座的,切记,要同家中父母交代清楚,你们是在一个非常宽敞的大屋子里,男女分开入座,坐的很远,特别远!记住了没有?”
“记住了!”
放学之后,钱多多难得的没有坐马车走,而是和乔小平她们三人一起步行。
“咦,多多,你今日怎么没有坐马车?”小兰疑惑道。
钱多多像是被人戳破了小心思,慌张道,“我……我…我中午吃的太多,散散步消消食不行啊?”
“当然行了,”小兰觉得她有点莫名其妙,转而看向慧姐儿,问道,“慧姐儿,你今日怎么来迟了?”
这也是钱多多想问的。
她可不想书塾里的同窗尽是些不如她的蠢人。
慧姐儿睫毛微颤,嘴唇崩成一条直线,轻声道,“早晨,爹娘争执了许久......”
说到这,她便闭紧了嘴巴。
小兰和乔小平心领神会,唯有钱多多十分不解,“爹娘吵架不是常有的事吗?你上你的学就是了,关你什么事?”
她爹爹和母亲(主母)也时常吵架,她从来不为所动的。
乔小平因为小米和月芽的事,瞬间长大了许多,此刻她也只是沉默以对,并没有像往常般咋咋呼呼的。
想必是舅妈不愿让表姐上学了吧!
小兰的爹爹是给乡长当差的衙役,因为收税好多天没回家了,她也很清楚这个税的可怕,“是因为人头税吧!”
慧姐儿点点头,随即拿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娓娓道来,“我们家买这房子,已然耗尽了爹娘半生的积蓄。那天休沐回到家,转告爹娘夫子说的退束修的话之后,娘就不想让我念书了,嚷嚷着要来书塾找夫子让我退学。可爹不同意,说他可以先去找主家借钱。娘不同意,说借钱就是无底洞,利滚利,高的还不起,迟早要把全部家当赔进去。然后爹娘就吵起来了,吵了足足两日。”
钱多多忙问道,“人头税多少钱呀?”
乔小平回道,“大人十两,小孩二两。”
“那慧姐儿家需要交二十二两?”钱多多不可思议道。
嗐,她以为多大的事呢!
说来说去,不就二三十两银子嘛!
钱多多财大气粗地表示,“你们找我爹借钱不就行了,我爹不收利钱。”
乔小平意有所指地瞧了她一眼,缓缓开口道,“收她爹利钱的就是你爹。”
“?”钱多多一脸茫然,最后惊讶道,“你爹就是......左账房?”
慧姐儿点头。
钱多多一拍胸脯,信誓旦旦道,“嗐,那就更简单了,我回家了跟我爹说一声就行,我爹可疼我了,小事一桩。”
......
“不行!”钱老爷斩钉截铁道。
钱多多不解,“爹,为什么?不就二十二两银子吗?”
“我是做生意的,不是开义堂的,开了这个口子,日后还怎么管教下人?”
钱多多生气道,“你不借,我借!”
“胡闹!”钱老爷气她的忤逆,责骂道,“我花钱是让你去念书的,不是让你去散财的。今天,你将这钱借了出去,明日,旁的同窗找你借钱,你借还是不借?”
“她会还的,”钱多多气势弱了些。
“还?”钱老爷冷笑一声,道,“她爹一个月工钱三两银子,一年三十六两,人头税二十二两,还余十四两。书塾一年束修便要二两,再加上书本,笔墨纸砚,往低了说也要十两。他们一家三口衣食住行,哪样不要钱?我就这么跟你说,她就算是今年得了你的银钱没退学,明年也得退!”
钱多多愣在原地,第一次见识了人与人的参差。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