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葡萄架下的鉴宝大师 > 第一章:我在幽州的北平

我的书架

第一章:我在幽州的北平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幽州,很有名气的一个地方。

  《周礼》云:东北曰幽州。《春秋元命包》亦云:箕星散为幽州,分为燕国。

  我们的故事就从燕山山脉的北平开始。

  这北平的天气在春天里是如同小孩子一般阴晴不定的,时不时给你来一阵儿黄沙漫天,按照当地的说法:春脖子短。

  当地最为激烈的说法则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北平南锣鼓巷的院子里,天还没亮,虽说有春天天难得亮的嫌疑,可这也太早了,几乎就是伸手不见五指。

  江南大喊道:“江北,你要睡到什么时候?”

  这二人是兄弟,一南一北,这性格也是差不多一南一北。

  “哦!马上起来了。”一道懒洋洋的声音响了起来。

  不一会儿,只见一个穿着白色马褂的小年轻便是走了出来,时不时还用手捂着自己的嘴打着呵欠,头发乱蓬蓬,睡眼惺忪。

  “今天还去那潘家园?”江南瞥了他一眼说道。

  “还能去哪儿?也就那里好玩一点儿。这几年风声儿渐渐地也是开放了,哪儿还有前些年儿那么紧张?”江北双手放在后脑勺儿,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你……也不知道说你什么好了。算了,随你吧,反正咱们也不缺这几个三瓜儿俩枣钱。”江南说道。

  “我的哥哎你可终于是开了窍了。得嘞,就冲你这话,我今儿得多带两玩意儿回来。”江北哈哈大笑说道。

  “您别,行不?咱知道这东西值钱,可你也别太招摇了行不?我的哥哎!”江南用手抚额,表示自己怎么会有这么一个不正经的弟弟,简直是灾难。

  没错!这二人皆是传说中的网文小说穿越分子。当时那兄弟二人在黔州买了个黑色的玉,开车离去时就莫名其妙地出了车祸,而后又是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北平,最后又是莫名其妙地在北平扎下了根,成了正儿八经的皇城根儿底下的老百姓。

  “把这豆汁儿油条吃了。”江南下发了作为一家之主的命令。

  江北用他那似像非像的熊猫眼懒懒地看了看自己的大哥:一身清爽,头发梳得整整齐齐,面容干净,剑眉星目高鼻梁,薄薄的嘴唇,整个一大美男子,虽然比之自己还要差那么一点火候。

  “合着这豆汁儿是专门儿用来给我醒脑的咩?”江北似笑非笑地说道。

  江南不说话,表示默认。

  “我的哥哎!虽说咱成了正儿八经的皇民,但是也不要这样吧?”江北一脸的不正经说道。

  “喝不喝?不喝你以后自己解决吧!”江南神色略冷地说道。

  “喝,我喝还不成咩?”江北急忙道,而后又是小声嘀咕道,“江南这家伙肯定是嫉妒我的风流倜傥,玉树临风,所以故意来刁难我。”

  “你说什么?”江南说道。

  “没啥没啥,我是在想我先吃油条呢还是先吃豆汁儿。”江北摆出一副很灿烂的笑容道。

  江南也是知道这家伙没说什么好话,但是也没有过多地去了解,直接冷哼一声就走了——打点自己的生意去了。

  江南的生意其实就是利用自己前世的经验去做一些“小本生意”,拿着不知道哪里里办的证明去拖一些布料回来加工成小挎包去卖,也没有挣多少钱,刨去成本约摸有个一千块钱。不过这东西也是不能久久做,搞不好得进局子旅游。

  这是对于他们而言,可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千块钱简直可以说是巨款!

  当时老太祖的工资是四百元,那是天价,咱们小市民没得比。可是这个时候的肉都是几分钱一斤,当然是限购。但是当时这猪肉可是农家散养的土猪,不含任何激素抗生素,想想后世花着冤枉钱买激素吃,这样的日子简直是天堂!

  慢慢悠悠吃完早餐,骑着那一辆除了铃声会响其他地方都不回响的崭新自行车,便是来到了北平的潘家园。

  此时的潘家园浑不似后世那般热闹非凡,有的只是黑灯瞎火和站在黄土岗上望风的二道贩子以及极其爱好这一口的买家。

  “叮铃铃”的凤凰牌自行车的铃声响起,那些个二道贩子一听,精神都是一振!为啥?钱来了!

  这可是时候八十年代,这时候自行车的价钱可是天价,没个殷实的家境买不起。

  江北一个漂亮的后腿翻,就是下了车。背了个包,戴着个胡适之似的的黑框眼镜,哈了一口气搓了搓手便是直奔潘家园。

  众人皆是老狐狸,一看这身装扮和年纪,心里头暗暗觉得这家伙明显是装大尾巴狼,估计是个没怎么来过市场的读书人家的子弟,得好好的宰一刀。

  “这位小哥来看看我这盘子,这画工一流,当时可是我爷爷从宫里弄出来的,你看看这呗……”

  “小哥你看看我这碗,绝对的清宫旧藏。据说光绪曾经用过这个喝过茶……”

  听了这些话,江北忍俊不禁,你爷爷什么职位从宫里带出来?还有,光绪用过这个喝茶你怎么知道,哪儿知道的……

  江北一笑了之,顺着这些个摊位便是一个个看了起来。

  这可是八十年代,几乎就没有假货之说,入眼一看什么明清的官窑、竹木牙角之类的器物都是随便摆在地上,那后世什么晚清的十几万的官窑现在有时候都是搭头。

  “小哥过来看看这个碗呗!”一位中年男子的声音响起。

  循声望去,只见此人国字脸,倒刀眉,正在一脸笑意地看着自己。

  江北走向前去,径直拿起他说的那个碗来瞅了瞅。

  看了看底足:大清康熙年制,釉白中泛着青色;底足一摸,还挺滑溜;一看,胎釉结合处还有火石斑。看了看画片儿,一条威猛霸气的龙便是怒目而视,极其的具有动感,一摸碗沿儿,略略有些不平。再看青花的发色,鲜蓝青翠,无漂浮感,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江北心中便是有了底,说道:

  “多少价?”

  “四十三块。”那摊主吸了一口烟,吐着烟圈说道。

  “二十五块。”江北说道。

  “四十块。”摊主说道。

  “二十八块,不能再多了。”江北伸出三根手指道。

  “这位小哥,咱也得吃饭呐!收这东西就花了咱三十块钱,你总得让我挣点儿。”

  “呵!这东西就一吃饭的碗,又不是什么观赏器和文房用品,值不了那么多。这样,我出三十二,行就行,不行就拉倒,反正逛一逛兴许还能遇见,又不是啥稀罕玩意。”江北看着摊主说道。

  “小哥你可真会说,罢了,就算交一个朋友顺带整个吃面的钱。”那人说着还一脸心疼。

  江北也是不废话,给了钱直接就拿起那碗放进书包走了。

  慢慢悠悠地逛着,忽而一物件引起了江北的注意:一卷轴摆在一个摊位上。

  江北走向前。拿起那卷轴看了看。

  一入手,一股沧桑感便是扑面而来,挡都挡不住。一摸,绢本的。打开一看,只见得那画芯上是几棵树孤零零地立在那儿,疏林远山淡水。远远一观,一股萧瑟孤寂的韵味便是扑面而来。一看那字,古朴自然,天真率性,正如文征明评曰:“先生人品高轶,其翰札奕奕有晋宋风气。”董其昌亦评曰:“古淡天真,米痴后一人而已。”

  江北心中有了谱,就对着摊主小声道:

  “多少价?”

  那中年男子笑着回答道:

  “您看着给就成,留点儿吃面的钱。”

  “六十二块钱。”江北也是不含糊,直接说道。

  “小兄弟不带这样的,这东西我收上来就不止六十块钱。”那中年笑道。

  江北心中“咯噔”一下,脸上却是神色不变,笑道:

  “老哥你实在点儿给个价,要是成,我就收了。”

  “一百二十块钱。”那中年说道。

  “老哥这可是你的不对了,我之前买个碗的钱都没你这儿价钱的十分之一。”江北略作恼怒道,“老哥我也不多说,七十块钱。成就成,不成我就走了。”

  “不行,还不够成本价,要不你再添点儿?”中年男子也是不恼,依旧笑呵呵。

  “七十五,不能再多了。”江北作出一副咬牙切齿状,仿佛已经到了自己的极限一样。

  “成,看你心挺诚的,算我赔点儿。”中年男子说道。

  呵呵!你还赔?偷着乐吧你!估计也就是三瓜不值俩枣的钱买来的。还心诚,心诚又不能当钱花!

  付了钱,江北便是随便放进了书包里头,转身就走,一副恼怒的样子。

  不过转身以后,那阴郁的脸色骤然变得灿烂无比,心中还是微微颤抖:好家伙,一副元代倪瓒的书画就被我收到了囊中!

  来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江北拿出那书画,仔仔细细地又欣赏了一番,然后从书包里头拿出粗布认真仔细地包起来。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