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终于下雨了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等到宋月秋第二碗鸡汤喝完。
周老五和周老太才出了西屋。
“哎哟,这天看着是真的要下雨了啊。”
六点左右的天空,已经暗沉的不像话了。
“老村长说的可真准。”
周老五开始有点佩服老村长了。
这白天还是大太阳,老村长都能判断出要下雨。
说着话的功夫,豆大的雨点子便从空中落了下来。
很快,院子里就升腾起浓重的土腥气。
原本在堂屋等开饭的老老小小都跑了出来。
大人们看着瞬间被打湿的地面,愁苦的脸上浮上了笑意。
显然是想起了地里的小麦。
这雨下的真及时,赶得上给小麦灌浆。
四个小孩才不懂大人的那些愁苦,蹿进雨里,哇哇叫着。
这两年基本没雨,小河沟都快干了,孩子们夏天玩水也没了去处。
看到雨,自然十分兴奋。
不一会,村子各处就传来了欢呼声。
今年不用饿肚子了。
“都给我滚回来吃饭。”
周老太中气十足一声吼,大家纷纷回过了神。
以后的饭不管,今天的饭要先吃到嘴里。
周家人口多,吃饭向来都是坐两桌。
周家老两口和几个儿子坐一桌。
几个媳妇带着孩子们坐一桌。
今天的晚饭和过去的每一顿没太大差别。
一人一碗红薯玉米粥,自然是红薯多,玉米少。
桌子中间摆着一盆凉拌野菜和一盆子玉米芯窝窝头。
玉米芯窝窝头,顾名思义就是把玉米芯子打碎,掺着一些黑面做成的窝窝头。
就是这样的窝窝头,也是限量的,一人一个。
大人的窝窝头大一些,孩子们的小一些。
不过孩子们的窝窝头里,掺的黑面多一些,玉米芯子少一些。
这是周老太的要求。
再苦不能苦孩子。
“小丫头来的是时候。”
沉默寡言的周老头拿着一个窝头,感叹道。
“谁说不是呢,我闺女就是有福气。”
提起来自己闺女,周老五是十分得意的。
看自己闺女多会选时候,如果去年来,年成不好,那岂不是要跟着大人们挨饿。
“要我看,老五家的丫头,命好着呢,说不定就是那位身边的童子。”
周家二媳妇刘艳突然神秘兮兮的说。
刚才宋月秋和小丫头睡着的时候,妯娌俩进屋看过了。
“你个臭婆娘,早晚坏在那张嘴上。”
周老太啪一下把筷子拍在了桌子上。
吓得一桌子人都停下了吃饭的动作。
“娘,我错了。”
刘艳是个记吃不记打的。
不过她最大的优点是认错快。
婆婆一发火,她立马就道歉。
“你们几个小的,不要听你们妈和二婶瞎说,出门在外,把嘴巴给我管好了。”
几个小子也记不得,这是第几次被自家奶奶叮嘱了,忙不迭点头。
“吃饭吧。”
周老太话落,大家的筷子纷纷伸向了装野菜的碗。
今天的野菜里可是有油呢。
四舍五入约等于晚饭有肉呢。
“娘,二嫂说的也没错嘛,最起码我们家姑娘是个有福气的,一生下来就下雨了。”
周老五向来是个混不吝,才不怕自己老娘发火呢。
“你可闭上你的嘴吧,敢出去乱说话连累了我小孙女,看我不先一镢头把你送下去。”
周老太被自己小儿子气的够呛。
现在风声那么紧,家里这一个两个的嘴巴不把门,还是吃的太饱了。
都不想想,牛棚里的那些人是因为什么下来的。
这样想着,周老太默默决定,明天把粥里的红薯减半。
“小五,你放了几天假?”
周家老大周平忙转移话题。
“我们队长知道我媳妇要生了,批准我这次可以在家多歇几天。”
周老五在钢铁厂做学徒工,已经连着几个月没休息了。
就为了攒几天假,好伺候自己媳妇坐月子。
“看看咱们小五,对媳妇多好。”
刘艳语气酸酸的。
作为周老五夫妻婚姻的见证者,这两年,刘艳可是一路吃着狗粮过来的。
“二嫂,你赶紧再生一胎,让我哥也伺候你月子。”
周老五根本不在意自己二嫂的酸话,直接酸了回去。
“那也要你哥愿意。”
刘艳看了眼自家男人,撇了撇嘴。
这男人,一天天跟个猪一样,进屋就躺那一动不动了。
别说生三胎了,能当个人,周家二嫂就谢天谢地了。
周家二哥完全没接收到自家媳妇幽怨的眼神,脑子中全是,今天的野菜可真香,一定要多吃几口。
“小五,一会记得去村支部,给你岳家打个电话,报个喜。”
吃完饭,周老太再次叮嘱自己儿子。
“知道了娘。”
“老大媳妇,一会用鸡汤给老五媳妇煮碗面放锅里热着。”
“你们几个小的,趁着下雨,去小河沟看看,能不能摸到点泥鳅啥的。”

这雨看着大,说不定山里哪个暗渠的鱼会顺着河水游下来。
吃完饭,周老太一项项吩咐下去。
每件事都是围绕着自己小孙女的。
小孩子们一听,自己奶奶竟然主动让他们下河摸鱼,顿时来了劲,嘴巴一抹一溜烟窜了出去。
“这几个臭小子,一说去摸鱼就来劲了。老二,你跟上去看着点。”
周老太笑骂几句,转头又吩咐小儿子。
“老五,你打完电话,去找找你的狐朋狗友,看能不能给你媳妇弄个猪蹄回来,下下奶。”
“娘,什么狐朋狗友,那都是我的好哥们。”
周老五扒着碗里的红薯,嘴里不忘抱怨着。
“你说啥就是啥,赶紧吃完滚蛋。”
周老太才不管小儿子说的什么。
“娘,咱家的窝头能不能少放点玉米芯啊。”
周老五从小吃惯了,倒是没觉得有什么。
主要是自己媳妇,本就十分娇气。
现在生了孩子,看着是情绪更加敏感了。
这剌嗓子的窝头敢给她吃,周正真怕她会因为咽不下去哭。
“家里啥光景你不知道?”
周老太又要伸手去脱鞋。
“知道知道,我吃啥都行,这不是怕月秋吃了营养跟不上,饿着您小孙女嘛。”
周老五说话很有艺术。
他如果说给自己媳妇吃好的,老太太肯定要唠叨几句。
但是给老太太的宝贝孙女吃,就不一样了。
果真,周老太冲着周家大儿媳吩咐道:
“老大媳妇,把老五上次拿回来的白面,掺着黑面蒸几个馒头。”
想了想,又补充道:
“黑面少放点。”
“知道了娘。”
老大媳妇倒是没有嫉妒什么的。
周家对媳妇们还是挺好的,起码生孩子的时候十分公平,一人都能吃一只鸡。
不忙的话,也能好好歇几天。
这在大多数农村家庭,那是想都不要想的。
周老五听了自己老娘的安排,这才放心的披着化肥袋子,出门打电话去了。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