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 街道办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请问这是校前路街道办吗?”

虽然知道大概的位置,但是真找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文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校前路街道办。

“就是这里!”

一个中年妇女看着手中的报纸,眼都有抬地说道。

这基本上就是八十年代街道办最常见的情形,一张报纸一杯茶,一把瓜子一整天!

倒不是街道办的人不想办事,在前世的时候,街道办负责要办理的事情也是非常多的,很难再像现在这样悠闲。

其实不仅仅是街道办,许多机关部门都有这样的情况,这主要是社会发展经过长时间的停滞,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认为将来的日子还会继续悠闲下去,所以才这样浪费时间。

“请问您是这里的负责人吗?”

文倩客气地问道。

“嗯,我是这里的主任!”女子还是没有看文倩一眼,慢悠悠地说道,“你有什么事情明天再来吧,下午人都出去做事了!”

她虽然这么说,但是明白人都知道,如今街道办的人一天能上一二个小时的班就不错了,这个时候只怕都在家里呆着呢。

“请问校前西路79号那个推车修理厂是不是街道负责管理的?”

文倩没有绕弯子,开门见山地问道。

反正谁都不认识,拐弯莫地也没有什么意思。

“推车修理厂?”

中年妇女眼珠转悠了一圈,硬是没有想起来自己管理下还有这么个地方。

“就是已经搬空了的那个院子,里面的房子是两层结构的!”

文倩尽可能地将厂里的情况给对方描述了一遍。

“哦,你说的是那里啊!”

主任又想了近五分钟才恍然大悟地说道。

“那个厂子怎么了?”想起之后,她的眉头皱了起来,担心地看着文倩,“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吧?”

她似乎是很不喜欢那个厂子。

“那倒没有!”

文倩摇摇头。

“还好!”主任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估计也不能有什么事情发生,里面的东西早被偷光了,为了那个破厂子,都不知道被骂了多少次了!”

“对了,你提那个厂子干嘛?”

主任反应过来,这才抬头向文倩看去,当发现文倩只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女孩时,脸上的表情更加惊讶起来。

“我想租下那个修理厂!”

文倩很正常地说道。

“噗嗤!”

她觉得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主任却一口茶水喷了出来,脸上随即露出凶横的表情来,“小姑娘,这里可是政府机构,你敢跑到这里来逗乐子,小心我找警察来抓你!”

“我说真的,”文倩没有丝毫的退缩,她可不是会被吓退的人,而是非常认真地说道,“我真的想租下那个修理厂!”

“你租那破地方干嘛?”

主任有些讶然地看着文倩,一时间摸不清头脑了。

“我准备办一个高考补习班,”文倩一本正经地说道,“招生学生,为他们参加高考进行辅导!”

“哦,你是燕京大学的学生啊!”

主任的表情稍微和缓了一些,毕竟这个时候的大学生可是真正的天之骄子,社会上的人对他们都是高看一眼。

“嗯,我是文学系的新生,去年省内的高考状元!”

文倩自我介绍道。

她倒不是喜欢这个头衔,只是这个帽子现在对她来说非常好用,会让对方对自己有更大的好感。

“高考状元!”

果然,主任听到高考状元之后,看文倩的眼神也认真多,脸上露出笑容,“来来来,了不起啊,这边坐这边坐!这么漂亮的小姑娘,竟是高考状元!”

“主任!”

文倩落落大方地坐到中年妇女的对面,“我也是想让更多的学生通过我的学习方法考上理想的大学,而我也能赚取一些生活费,缓解一下家庭的压力,毕竟我家也是比较贫穷的县区!”

这个时候文倩也是尽量把原因说得高大上一些,这有这样才能在这个主任面前更有说服力。

“真是懂事的孩子!”

主任果然一脸赞叹,“可比我那女儿出息多了!”

“主任,您的女人读几年级了?”

文倩目光一闪,赶紧问道。

“已经高二了,”主任叹了一口气说道,“明年就高三了,她那成绩可愁死我了,这要是考不上大学,工作又不能顶替,你说她将来能做什么!”

作为首都,自然是改革的重点区域,顶替工作这种事情也是最早废除的。

“阿姨,”文倩换了一个称呼,“如果你相信我的话,可以把她放到我的补习班里,让我来辅导她试试看!”

“真的啊!”

在老百姓眼中,一个高考状元愿意辅导自己的孩子,那还不是巴不得的事情。

“不过您看那院子是否可以出租给我?”

文倩试探地问道。

“孩子,也不是阿姨为难你,”主任叹了一口气,“那地方空着没人说闲话,可我真要让你去办辅导班了,那别人就要过问了,毕竟是集体的地,按照上面要求,这个小地方可是要负责养活十个劳动人口的!”

“十个劳动人口?”

对于主任的话,文倩没有觉得丝毫的意外。

这个时候各个集体手上有一些地和产业,他们都是有劳动就业指标的,空在那个地方没人去经营是一回事,毕竟谁也不敢去接手,那也没有话可说。

可是一旦有人接手,那许多人就会过问指标的事情,如果达不到那个指标,则会有许多人说闲话。

其实也正是当时社会上出现了诸多的弊端,作为改革设计师的小平才提出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

这也是正是伟人伟大的地方,他们总是能看到别人看不到,去做别人想改变却又不敢改变的事情。

“阿姨!十个人一个月是一千块钱吧!”

文倩稍微盘算了一下,向主任询问道。

“按照规定估计得一千二的样子!”主任也估算了一下才说道,后面又加重语气道,“一年可就是一万多!”

万元户在那个时候可还是非常少见的,万元户在当时最先出现在八十年代中期的农村地区,私人承包后,先丰富起来的还是农产品,所以第一批富裕起来的其实是农民。

一万多,即便在北京,当时是大部分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sitemap